1. 概述

在本教程中,我们将讨论 什么是 Incident Edge(关联边),以及它在有向图和无向图中的表现形式。

理解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图论中的一些核心操作,比如计算顶点度数、边着色问题、边覆盖问题等。


2. 核心概念

简单来说:

如果两条边共享一个公共顶点,那么它们就是“关联边”(incident edges)

顶点也可以与边相关联。如果一个顶点是某条边的端点之一,那么该顶点就与这条边“关联”(incident)

举个例子:假设我们有两条边 e₁ 和 e₂,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顶点 V,那么 e₁ 和 e₂ 就是关联边。

再比如,如果边 e₃ 连接了顶点 V₁ 和 V₂,那么我们说 e₃ 与 V₁ 和 V₂ 都是关联的。

⚠️ 注意:顶点和边之间的“关联”关系是双向的,既可以说边关联于顶点,也可以说顶点关联于边。


3. 无向图中的例子

我们来看一个无向图的例子:

first-example

图 G₁ 包含顶点集合 V = {A, B, C, D, E},边集合 E = {E₁, E₂, E₃, E₄, E₅, E₆}

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关联关系:

  • 边 E₁、E₂、E₃ 都连接顶点 A → 所以它们是相互关联的
  • 顶点 A 与边 E₁、E₂、E₃ 相关联
  • 边 E₁ 和 E₄ 共享顶点 B → 所以它们是关联边
  • 顶点 B 与边 E₁ 和 E₄ 相关联

以此类推,我们可以找出图中其他边和顶点之间的关联关系。


4. 有向图中的例子

接下来我们看一个有向图的例子:

2-3

图 G₂ 的顶点集合为 V = {A, B, C, D, E, F},边集合为 E = {E₁, E₂, E₃, E₄, E₅, E₆, E₇, E₈}

观察图中关联关系:

  • 边 E₁ 和 E₂ 都从顶点 A 出发 → 它们是关联边
  • 顶点 A 与边 E₁ 和 E₂ 相关联
  • 边 E₁ 从 A 指向 B → 所以 E₁ 与 B 是关联的(从 A 出发)
  • 边 E₂ 从 A 指向 C → 所以 E₂ 与 C 是关联的(从 A 出发)

✅ 有向图中边具有方向性,因此我们在描述“关联”时,通常会加上方向信息,例如“边 E₁ 从顶点 A 关联到顶点 B”。

⚠️ 踩坑提醒:在有向图中,判断边是否关联时,方向不影响“共享顶点”的判断,但描述时建议说明方向,以避免歧义。


5. 应用场景

关联边的概念在图论中非常基础且实用,常见应用包括:

✅ 计算顶点度数(Vertex Degree)

  • 顶点的度数 = 与该顶点关联的边的数量
  • 在无向图中直接统计即可
  • 在有向图中分为入度(in-degree)和出度(out-degree)

✅ 边着色问题(Edge Coloring)

  • 要求:任意两个关联边不能使用相同颜色
  • 目标:用最少颜色完成着色
  • 参考:Vizing 定理指出颜色数量最多为最大度数 Δ 或 Δ+1

✅ 边覆盖问题(Edge Cover)

  • 目标:找出一个边集合,使得图中每个顶点至少与集合中的一条边相关联
  • 该集合中的每条边都“覆盖”了一个或多个顶点

6. 总结

在本教程中,我们讲解了:

  • 什么是关联边(Incident Edge)
  • 无向图和有向图中的关联关系
  • 如何判断边与边、边与顶点之间是否关联
  • 该概念在图论中的几个关键应用场景

理解“关联”这一概念,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图结构的分析与算法设计。


原始标题:What Is an Incident Edge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