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概述

在本篇文章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系统调用(System Call)系统中断(System Interrupt)的概念与区别。

我们还将总结两者在操作系统中扮演的不同角色,并通过对比帮助你更好理解它们的工作机制。

2. 背景知识

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机制供用户和进程与其交互。这些交互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:系统调用系统中断

系统调用和系统中断都是用户进程与操作系统内核直接通信的方式。

在计算机科学中,调用(Call) 是程序向操作系统请求服务或执行某个操作的方式。

中断(Interrupt) 则是由某些事件触发的信号,比如指令执行完成、硬件/软件通知事件、定时器计时结束等。软件也可以主动触发中断,用于实现并发控制机制,或者响应异步事件。

接下来我们分别详细讲解这两个概念。

3. 系统调用(System Call)

系统调用是用户进程与操作系统内核进行交互的主要方式之一。简单来说,它是一种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机制,使得应用程序可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服务。

例如,我们可以通过系统调用:

  • 读取文件内容
  • 获取系统时间
  • 管理内存
  • 控制网络数据流

系统调用通常由用户程序通过执行特定指令发起,将控制权从用户程序转移到操作系统内核。

系统调用的本质是:程序向内核请求执行某个操作。

如下图所示,系统调用的流程是从用户空间跳转到内核空间执行,处理完成后再返回用户空间:

System Call

根据用途,系统调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:

  • 进程控制(Process Control):如创建、终止进程,分配内存等
  • 信息维护(Information Maintenance):如获取系统时间、用户信息等
  • 设备管理(Device Management):如控制输入输出设备
  • 通信处理(Communication Handling):如进程间通信、网络通信
  • 文件管理(File Management):如创建、打开、关闭、删除文件等

系统调用提供的核心服务包括:网络通信、权限控制、内存管理、进程调度等。

4. 系统中断(System Interrupt)

系统中断是外部设备或软件向CPU发出的信号,表示某个事件已经发生,需要处理。操作系统收到中断后会暂停当前任务,转去处理中断事件,处理完成后继续执行原任务。

系统中断用于通知CPU暂停当前执行,处理紧急事件。

中断可以由硬件(如键盘、网卡)或软件(如异常、系统调用)触发。例如:

  • 硬盘完成数据读取
  • 网络数据到达
  • 定时器超时
  • 程序执行出错(如除以0)

如下图所示,中断发生时CPU会保存当前执行状态,跳转到中断处理程序执行,处理完成后恢复现场继续执行:

System Interrupt

当多个设备同时触发中断时,系统需要判断优先级,决定处理顺序。常见的处理机制包括:

方法 说明
✅ 向量中断(Vector Interrupt) 设备发送唯一标识码给CPU以确认身份
✅ 中断嵌套(Interrupt Nesting) 使用优先级结构决定执行顺序
✅ 查询(Pooling) 依次检查IRQ标志位,确定哪个设备需要处理

5. 核心区别对比

下面是系统调用与系统中断的核心区别总结:

特性 系统调用 系统中断
✅ 触发方式 程序主动调用(用户态发起) 硬件或软件被动触发
✅ 目的 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通知CPU处理事件
✅ 是否需要内核响应 否(可忽略)
✅ 执行上下文 用户态 → 内核态 内核态直接处理
✅ 主动/被动 主动请求 被动响应
✅ 常见场景 文件操作、进程创建、网络通信 硬件响应、异常处理、定时器

6. 总结

在本文中,我们详细讲解了系统调用和系统中断的定义、用途及工作原理,并通过对比帮助你理解它们在操作系统中的不同作用。

  • 系统调用 是用户程序向操作系统请求服务的方式
  • 系统中断 是外部事件通知CPU处理的机制
  • ⚠️ 两者都涉及用户态与内核态的切换,但出发点和使用场景不同

对于系统编程、性能调优或内核开发来说,理解这两个概念是基础也是关键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理清思路,避免踩坑。


原始标题:System Call vs. System Interrup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