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概述

在本文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随机游走(Random Walk)这一数学与概率论中的经典概念。我们会从定义入手,结合一维和二维随机游走的示例进行说明,并讨论其不同类型和实际应用。

文章目标读者为有一定数学和编程基础的开发者或研究人员,因此对基础概念不做过多铺垫。


2. 随机游走的基本概念

随机游走是一种离散的随机过程,描述一个对象在空间中按照某种概率规则进行移动的过程。每一步的方向和距离由概率决定,且与之前的状态无关,具有马尔可夫性质

举个形象的例子,一个喝醉的人走路:他没有明确的方向感,每一步都可能朝任意方向迈出。这种无规则的路径就构成了一种典型的随机游走。

✅ 关键点:

  • 每一步的移动是独立的
  • 未来位置与当前位置无关
  • 概率分布决定了每一步的走向

3. 一维随机游走

一维随机游走是最基础的形式,通常用于描述在直线上移动的过程。

我们以整数轴上的游走为例:

scasdasdasd.drawio

假设一个对象初始位于位置 0,它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。我们通过抛硬币决定方向:正面为 +1(向前),反面为 -1(向后)。

第一步:

scasdasdasd.drawio 1

对象可能出现在 +1 或 -1 的位置,概率均为 1/2。

第二步:

scasdasdasd.drawio 2

此时对象可能出现在 -2、0 或 +2 的位置。其中:

  • -2 和 +2 的出现概率各为 1/4
  • 0 的出现概率为 1/2

第三步:

scasdasdasd.drawio 3

此时对象可能出现在 -3、-1、+1、+3 的位置。其中:

  • -3 和 +3 的概率为 1/8
  • -1 和 +1 的概率为 3/8

💡 观察:

  • 当步数为奇数时,对象只能出现在奇数位置
  • 当步数为偶数时,对象只能出现在偶数位置

我们可以用随机变量 $ C_j $ 表示第 j 次抛硬币的结果(+1 或 -1),则整个过程可表示为:

$$ X_n = \sum_{j=1}^{n} C_j $$

其中 $ X_n $ 表示第 n 步后的位置。由于 $ C_j $ 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,且期望值为 0,因此 $ X_n $ 的期望也为 0。


4. 二维随机游走

二维随机游走发生在整数网格中,对象可以向四个方向移动:上、下、左、右。

scasdasdasd.drawio 4

在这个模型中,每一步我们抛两次硬币:

  • 第一次决定上下方向
  • 第二次决定左右方向

有趣的是,在二维网格中,只要步数足够大(趋于无穷),对象几乎一定会回到起点。也就是说,二维随机游走是“常返”的(Recurrent)。


5. 随机游走的类型

根据对象是否能保证返回起点,随机游走可分为两类:

类型 特点
常返型(Recurrent) 对象几乎一定会返回起点(如一维、二维随机游走)
暂留型(Transient) 存在一定概率对象永远不会返回起点(如三维及以上随机游走)

在三维空间中,对象每一步有更多移动方向选择,因此更难回到原点。


6. 随机游走的应用场景

随机游走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,尤其在建模不确定性和随机过程方面:

✅ 常见应用场景:

  • 金融:模拟股票价格波动(如布朗运动)
  • 生物学:描述基因漂变(Genetic Drift)
  • 物理学:聚合物链的建模(Polymer Physics)
  • 计算机科学:搜索引擎算法(如 PageRank)
  • 生态学:模拟动物的移动路径
  • 心理学:认知过程建模

⚠️ 踩坑提醒:

  • 在建模过程中,注意区分“常返”和“暂留”特性对长期行为的影响
  • 高维随机游走收敛慢,建模时需注意样本量和迭代次数

7. 总结

本文我们介绍了随机游走的基本概念,分别讨论了一维和二维随机游走的特点,并解释了其两种类型(常返型与暂留型)的本质区别。最后,我们列举了随机游走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。

随机游走不仅是一个理论工具,更是建模现实世界中随机行为的重要方法。在后续实践中,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维度和模型进行建模与分析。


原始标题:What Is a Random Walk?